針對減重,從事減重的肥胖專科醫師蕭敦仁這樣感概,「大家知道太愛惟美多,但做得太少…」可想而知愛惟美想要控制體重,絕非只靠醫師護人員,自己得負8成的責任。
營養師林玫君說,有些民眾到不同的診所拿同樣的減肥藥,效果截然不同,這與民眾有無自己控制飲食有關,食物吃對時間比較重要,民眾要有個觀念減脂重於減重,減去內臟脂肪比減去皮下脂肪重要,這需要改變生活習慣,而不是光靠愛惟美「少吃多動」就辦得到。
以下是民眾建立正確減重該有的5大觀念:
1. 首戒白色澱粉
林玫君說,想減肥就必需戒掉白色澱粉,前陣子流行吃抗性澱粉或老化澱粉,原因是比較不容易消化,抗性澱粉像是冰過的帶皮地瓜(拳頭大小即可),而不是吃熱的烤地瓜。另外,像是醋飯或隔夜飯也是屬於不易吸收的澱粉。
減少澱粉攝取量是個重點,日前民眾掀起吃生酮飲食,其實大家吃得並非是高油脂的生酮飲食,而是低醣飲食,蕭敦仁說,真正的生酮一餐油脂得佔7成以上難以下嚥,至於低醣飲食確實是可以推薦的,衛福部建議一餐中碳水化合物要佔6成,但講得是全穀根莖類,但國人吃的都是「白色」澱粉就只有空熱量,不過這是飲食文化的一部份需要慢慢改變。
2. 每餐隔4小時
每餐間隔最好就4到5小時,減重最怕餓過頭,因為會有反撲的情形。例如原本應該晚上7點吃飯,因加班或沒空拖到了10點才吃,就容易餓過頭吃下2份的量,但這時候又到了該睡覺的時候,食物來不及消耗在你睡覺的時候就囤積起來。
林玫君也提醒,若在飲食控制期間不到4小時就覺得餓,必需回頭檢視是否蛋白質吃不夠(建議蛋白質的量可佔一餐中的3成),因為蛋白質要完全消耗完得花3-4小時,而蛋白質的攝取,以白肉最恰當。
3.決勝點在晚餐
減重碰到撞牆期的人,晚上最好改為植物性蛋白熱量可以更低一點;而挑選蔬菜的種類也是關鑑,林玫君說,三餐中最重要就是晚餐,早午兩餐可以碰澱粉,想減肥的人晚餐不要碰澱粉,蔬菜的選擇不要葉菜類、筍子及瓜類,避免隔天水腫,晚上較好的蔬菜則是花椰菜、玉米筍等。
4. 水份喝飽喝足
想減重的人必需把水份喝足,每天2000西西是基本量,若要更精準的算出個人飲水量,可以1公斤×35CC,例如60公斤的人就要2100CC。為何喝水這麼重要,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肥胖專科醫師劉燦宏說,原因在於水沒有熱量,但排水要利用逆滲透代謝出去,需要耗掉很多的熱量。
5.做高強度運動
減肥的觀念也逐漸改變中,以往強調每週運動3次,1次30分鐘,但常會讓民眾覺得達不到而放棄,現在最新的研究認為,高強度間階性運動(HIIT),強調快速的高強度運動15到20分鐘,可達到60分鐘的運動量,例如踩飛輪就有此效果。(撰文:特約記者蔡怡真)
更多壹週刊報導
〈我一定要瘦1〉花錢別當冤大頭 4大減重食品有效嗎
〈我一定要瘦2〉小心!吃對這個減肥 吃錯那個繼續肥
〈我一定要瘦4〉善用代餐包 營養較均衡?
- Sep 14 Fri 2018 19:53
〈我一定要瘦3〉少吃多動還不夠 這一餐絕不能吃澱粉【壹點就報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